大雨过后,空气显得特别清新,盛夏已过,气温也不再象两周前那样让人消受不起了。
早晨起来,在后院转了转,发现(Liriope muscari) 麦冬草已经开花,这是秋天已悄悄来临的象征。
一缕缕紫色的,象麦穗似的麦冬花,成串的从草根处探出头来,配上金黄色的黑眼苏珊,以及绿色的绣球花,构成了一幅耀眼的画面。

转身来到渔溏边,从鱼溏的一角向山坡上望去,见小红桥与近处的一株玫瑰花以及远处的一个带红房顶的鸟屋在浓密的树荫下相互映衬,给人一种置身于静悄悄的乡下的感觉。

我很醉心于这样的景色,既安静又深沉。我久久的凝望着这一切,想把此时此刻的感受和氛围刻在记忆里。
发了一会儿呆,信步走到菜地里,发现几周前刚割了的韭菜已经又把花盆长得满满的了,还开出了好些韭菜花。看来又到了割韭菜的时候,不然再过几天,都成了花,虽可看,但又香又嫩的韭菜馅饼就吃不成了。

于是拿了把剪刀,把盆里的韭菜仔仔细细地剪了个干净,连韭菜花和杆也都一并剪了。
本来打算把韭菜花和杆挑出来扔了,可突然转念一想,何不把花插在花瓶里,也算是物尽其用。
于是找来两只很小的玻璃花瓶,把韭菜花插了进去。
韭菜花很小,跟一颗绿豆的大小差不多,远看虽不起眼,近看倒也别致,雪白的花瓣,绿绿的花心再配上嫩黄的花蕊,一副招人疼的样子。

刚把花插好,突然又担心韭菜花会不会有味儿。韭菜馅饼虽好吃,但满屋子的韭菜味可就不一定让人受用了。于是凑近了花瓣,使劲的闻了闻,竟然完全无味,实在有点出乎意料。
晚饭的主打项目算是搞定了,可中饭又该吃点什么呢?突然想起头天在农贸市场买来的新鲜西红柿,何不做一款美国南方的特色美食,Tomato pie, 西红柿馅饼呢?
西红柿馅饼算得上是美国南方很有名的家常菜了,不过以前我却一点也不知道。几个月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农贸市场里买了一个来尝,结果发现实在美味无比。之后一连数周,每个星期六我都会在市场上买一个大大的馅饼,回家烤热后,配上一点新鲜水果和一杯热茶,坐在后院的阴凉处,捧一本书再把轻音乐打开,慢慢的品尝。
一来二去,西红柿馅饼已吃了不下十个,但自己做还是第一回。不过那些品尝费倒也没有白交,让我能把馅饼的做法慢慢地琢磨得八九不离十。我感觉除了西红柿自然的鲜味以外,关键是搭配的香味,其余的都很简单,一点儿也不难。
我顺手在菜地里摘了一大把九层塔的嫩尖,准备跟西红柿拌在一块儿,做为馅料。九层塔与西红柿是绝配,这是我搬到纳城以后才发现的。
家里已有现成的馅饼皮,为了把馅饼做得小一点,吃起来更方便,也更不容易漏汁,我把皮分成了几个小块,放进烤 muffin 的模具里。
新鲜西红柿去皮,切丁,拌上点盐,胡椒和剁碎了的九层塔嫩叶,和好后放进馅饼皮里,然后再在面上堆一层厚厚的cheese, 放进烤箱,二十多分钟的功夫,一个个金灿灿的小西红柿馅饼就烤成了。

饼的大小正合适,拿在手上不大也不小,一口咬下去,外脆里嫩,又鲜又香。虽然汁水浓郁,但却不会横流,吃完馅饼,手指还仍然是干干净净的。
儿子一口气吃了五个,还连声说,好吃,好吃!
到了做晚饭的时候,我又开始忙活做韭菜馅饼了,这次还动用了新买的气炸锅。
不过,完全不出所料,韭菜馅饼也大受欢迎,儿子一口气又吃了4大个。

看着儿子满意的笑容,我突然想到,今天我好像跟馅饼干上了似的,一连做了两顿馅饼餐,中午一顿,晚上一顿,一个是故乡的味道,一个是美国南方的味道。
两个味道都很美!
但在儿子的眼里,这就是家的味道。
作者:虞文,1965年生于成都,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拥有中国科学院核物理硕士以及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医学物理硕士学位,曾在加拿大原子能管理局以及BC省癌症中心任物理师。为教育子女,曾主动放弃工作八年多,在家相夫教子。后又在美国私立高中任教数年。闲暇时,以看书种花为乐,偶尔也在《世界日报》,《枫华之声》等杂志上发表一些散文和随笔。近期又在微信平台《哈佛家长百家谈》中发表了一系列亲子教育的文章,受到大家广泛的认同和好评。 虞文育有一女一儿,女儿于2013年被哈佛大学录取,毕业时荣获毕业生最高荣誉奖和盖茨奖学金,成为盖茨学者中的一员。儿子于2016年被 “怪人云集”的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今年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