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学者杨先生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众多华人陆续从大陆、台湾、或香港辗转搬来田纳西学习生活,不少人最后成为范德堡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作者。这些研究人员中,有改革开放后科班出身的基础医学博士,有从临床工作改行过来的资深医师,也有重新学习后由其它行业转来的文理工科朋友;他们勤奋、兢业、一丝不苟,默默地为基础医学研究作着贡献。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文革前就开始生物科学研究的前辈科学家,来自上海药物研究所的杨金龙先生。

杨先生出生在民国时的上海。一九四九年前就读于沪申大亨黄金荣开办的“金荣小学“,接受了童子军般严格的训练,包括每天早上出操,练习歌唱及演奏军鼓乐,这为他后来的音乐爱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接着他又上了法语教会学校,爱上科学,成绩优异。文革前夕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天的复旦大学医学院),被分配到上海的中科院药物研究所。他告诉我当时其实非常想当临床医生,但那年代服从国家分配是学生的责任,“干一行爱一行”是国家的号召,他便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科研工作中去。

在药物研究所肿瘤科,他参与创建了小鼠机体免疫模型,为药物所863课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贡献;他所在实验室的研究课题是羟基喜树碱的抗癌作用,由于他的临床医学爱好,他们从基础研究一直做到临床运用,发现了这类药在各类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上的明显效果。他的出色表现受到中科院领导的关注并肯定;在一九七四年,他被选为中科院首次出国六人小组中的一位,来美国各大药厂参观考察。1983年,杨先生受北卡大学的邀请来美工作,从而开始了他在美国从事医学科学研究的漫长生涯。他的辛勤付出和优异成绩感动了美国领导,使他们决定为上海药物所提供经费继续相关课题研究。在北卡工作几年后,杨先生转去南卡大学医学院研究所工作六年,最后于1995年搬来纳城在范德堡大学微生物实验室继续药理药化研究,直到2009年退休,结束了他四十多年来横跨大洋两岸成就卓著的药物科研生涯。

人退心不退,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杨先生坚持阅读科技文献和医学新闻,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及以前的科研经验,陆续写下了不少关于癌症治疗中饮食注意事项的心得和体会,准备将来整理后与大家分享,从而有益于社区。

生活中的杨先生兴趣广泛,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且乐于社交。年轻时他曾拜师学过油画,每逢空闲时常画上几笔(本期的《诗画园地》中有他的两幅精品)。歌唱也是他的一大爱好,而且他有着嘹亮清澈的男高音,训练有素,能上台独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刚搬来纳城时,城里华人不多,而且都住在比较窄小的公寓;华人生活资源很少,只有一家“老王店”出售亚洲食品,中餐馆更寥若晨星。杨先生自己便不断钻研,渐渐练就了一身近乎专业的厨艺。空闲时他和梅英夫妇俩还和朋友们一起组织交谊舞爱好队,周末经常在美妙音乐伴奏下迈起轻松优雅的舞步。

几年后华人朋友们陆续搬入宽敞的独立屋,朋友聚会的条件更好了。杨先生和太太朱梅英夫妇每年在感恩节总邀请各家朋友聚会,在美酒佳肴中让大家开开心心地度过身在异乡缺乏亲人陪伴的节日。杨先生多年来积极参与华人社区活动,并多次在春晚舞台上参加合唱,男声小组唱等节目表演。在朋友聚会时也常能听到他美妙的歌声,看到他风趣幽默的舞蹈小品。 我觉得社会当然需要陈景润般的“书呆子”型科学家,不过私下里我却更想结交杨先生这样文武双全才艺皆备的“有趣”人才。我知道纳城华人中藏龙卧虎,希望以后不断挖掘出类似的人才介绍给大家。在此更祝愿我们大家的朋友杨金龙先生健康平安,永葆活力,希望在不久的纳城社区活动中看见他的身影,听到他的歌声!

作者: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