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乐话

中秋前夕,我与纳城资深钢琴教师李莉女士小坐月下,闲聊中外“月”曲。

李老师生于音乐世家,父亲生前是中国民乐泰斗,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母亲是国家一级导演,曾任上海歌剧院副院长。李莉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3年来美继续学业,获克利夫兰音乐学院硕士学位。1990年随上音管弦系毕业目前任纳城交响乐团中提琴副首席的丈夫杨树争先生搬来纳城,任教Vanderbilt  University,数年后创立了自己的音乐教育室。多年来她潜心钢琴教学,以对学生严格要求闻名远近。她的学生们在市,州,及全美范围内获得各种大奖无数。

B:  李老师,今晚皓月当空,流光似水,让我想起不少咏月名句。有诗必有歌,中外音乐曲目中一定也有不少描写月亮的作品吧?

L: 是的。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Moonlight Sonata), 虽然不是这位音乐巨人自己命名,但可能是西方古典音乐中最为家喻户晓的一首;德彪西的“月光“(Claire de Lune)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中的“Lake in the Moonlight“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德沃夏克曾借水女神之口吟唱“月亮颂“(Song to the Moon); 海顿更写过歌剧“月亮的世界“(IL Mondo della Luna) ,200年前便已梦想登上月球…

B: 在这些西方咏乐曲中你偏爱哪一首呢?

L:  秋是一年里我最爱的一季。白天的天高云淡,夜晚的一轮明月,都会让我的心情有莫名的愉悦。特别是今天,疫情蔓延下我俩能就着一杯清茶,仰望明月,漫谈音乐艺术文学,更感到生活的美好。你问我钢琴曲目中最喜欢哪一首咏月曲? 很难说最喜欢,但月光下最能让我感觉身临其境的是德彪西的“水中倒影“(Reflets dans l’eau). 他的印象派创作手法让你在闭着眼睛聆听时可以看到月眏湖面,微风拂过 ,湖面的涟漪把静静月光揉成碎碎的银片。最妙的是德彪西的这首经典曲目并没有以月为名,但是每一个音符都能让我听到秋夜,微风,湖光,月色。

B:  你的描述太美了! 令人心旷神怡… 我照你的建议听了Daniil Trifonov 演奏的这首曲子,体验音乐诱导下的情感变化:从悠闲恬静到轻快惬意,到活泼嬉戏到激情洋溢,再到风平浪静凝神回味…那真是无比享受的过程。其中一段有一串音符快速滑过,如银光在水上轻盈地舞动,那时我眼前闪过朱自清的名句,“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不同国度不同艺术方式的表达能让观众感受到同一幅画面,经历同一种情感,真是“异曲同工“,美妙神奇的结果。

Daniil Trifonov plays ‘Reflets dans l’eau’ by Claude Debussy

B:  中国民族音乐中描写月亮的曲子也不少,我能想到的就有:“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彩云追月“,“花好月圆“等等。你今天会推荐哪一首呢?

L: 受父亲的影响,我自幼喜爱中国的民族音乐。虽然你提到中国音乐中有很多咏月的题材,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渔舟唱晚,每一首都是各种民族乐器独奏的保留曲目;但在今天这个庚子年的中秋前夕,我记忆里跳出的第一个曲名却是平湖秋月,因为这是20世纪30年代音乐家吕文成中秋时节月夜游西湖有感而作的,顾名思义,直奔主题,太应景了。我喜欢这首曲子,更因为陈培勋先生在70年代中期把它改编成了一首非常美丽的钢琴独奏曲,每每听着听着脑海里就浮现出秋夜上音的校园,琴声漫出半开的木窗,此起彼伏,交织在静静的月色中。这样一首短短的钢琴曲,没有太大的起伏,没有复杂的炫技,同样是用了一些印象派的艺术手法,陈先生让我听到了皎洁月光下的西湖,平静而空旷。五声音阶的基调,如歌如泣的旋律,每一个音符都渗透着含蓄的美。

B:  你对这美丽乐曲的深情描述让我望月思乡,神往故国,也同时更欣赏与珍惜我们身边的一花一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虽然疫情还在继续,但李老师和我衷心祝愿朋友们在美丽的音乐陪伴下,与家人共享美酒美食,度过一个特殊但同样美好的中秋佳节。

作者:毕佳